2019-12-02
上海邏迅官網資訊:微傳感器是未來傳感器發展的必然趨勢
傳感器發展的目的就是讓使用者更方面、更省時省力的做出自己想做出的事情。雖然傳感器已經開始在民用領域慢慢應用,但還要進行下一步的發展。而讓傳感器的體積更小無疑是其中的一個重點,微傳感器的技術一直在不斷地發展著,以微傳感器作為核心的新的元件必將會邁出更有力的一步。而且在物聯網工程中也必將大量使用傳感器,隨著科技的進步,網絡也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商品之一;讓人們隨時隨地的連接網絡也是十分必要的。在通信設備中加入傳感器不僅可以讓用戶間交流更方便,也可實現對手機本身的監控。智能傳感器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在未來的發展中必將代替許多傳統的科技產品,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越來越多的便利,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搭建更新更大的平臺。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傳感器行業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傳感器產業發展的三個階段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傳感器行業市場現狀
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之一,傳感層處于物聯網三層架構的最底層,是構成物聯網的核心基礎。在物聯網運行中,傳感器將感知獲取到的物理、化學、生物等信息轉化為易識別的數字信息傳輸至后端平臺處理、分析、應用。各國都極為重視傳感器制造行業的發展,傳感器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據統計,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自2010年的720億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2059億美元,CAGR達14%。
傳感器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需要多年的研發積累。由于美、日、德傳感器技術開發較早,目前占據全球傳感器主導地位,市場份額合計達69%。與美日德相比,中國傳感器制造行業起步較晚,直到1972年才組建成立中國第一批壓阻傳感器研制生產單位,這導致中國傳感器技術與世界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國內企業在全球傳感器市場上的競爭力較弱。
中國傳感器行業市場現狀
據統計,截至到2018年中國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472億元,同比增長13.2%。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傳感器產品類型結構來看,流量傳感器占比21%,壓力傳感器占比19%,溫度傳感器占比14%,其他占比46%。MEMS傳感器是在半導體制造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采用微電子和微機械加工技術制造出來的新型傳感器。MEMS傳感器廣泛應用于電子車身穩定程序(ESP)、防抱死(ABS)、電控懸掛(ECS)、胎壓監控(TPMS)等系統。其中,壓力傳感器、加速計、陀螺儀與流量傳感器是汽車中使用最多的MEMS傳感器,占汽車MEMS系統的99%。
據統計,2018年中國MEMS傳感器市場規模為397.93億元,同比降低0.7%。預計2019年MEMS傳感器市場規模可達到420.13億元;隨著智能化和電動化的提升,2020年和2021年市場規??煞謩e達到446.21億元,472.27億元,2015-2021年復合增速為6.5%。分行業來看,消費電子目前是中國MEMS傳感器最大的應用領域,其次是工業控制和汽車電子,三者合計占據總市場份額的75%以上。
中國傳感器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從產業鏈來看,中國智能傳感器產業生態也逐漸趨于完備,設計制造,封測等重點環節均有骨干企業布局。這些傳感器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并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布局。
從企業區域分布來看,華東地區占比60%,京津及東北地區占比16%,珠三角地區占比15.5%,中西部地區占比8.5%。從營業收入分布來看,20-50億元占比24%,50-100億元占比20%,100億元以上占比16%,20億元以下占比40%。據統計,目前全國從事傳感器研究的相關企業接近兩千家,其中上市公司近三十家。其中增速最高的是大力科技,增速為40.46%,其次是上海貝嶺與紫光國芯,增速分別為39.59%和34.41%。從主要傳感器上市企業營收來看,排名前四的是??低?、歌爾股份、大華股份和航天電子,截至到2019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為99.4億元、57.1億元、43.5億元和26.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