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7
陜西傳媒網訊(見習記者 吳敏)酸奶有營養能助消化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把喝酸奶變成一種生活習慣。普通消費者挑選奶制品時多半看看日期,以此判斷是否新鮮。與常溫奶制品45天到6個月的較長保質期不同,大多數冷藏奶制品在2-6攝氏度下最長只有15天的保質期。近日,記者走訪了一些便利店和商店,發現本應是冷鏈配送和保存的奶制品都在常溫下配送和保存,這些奶制品的最終到消費者手中時,和出廠時的質量已大不相同。
發現:冷藏產品有常溫運輸和儲存的情況
記者隨即走訪了幾家位于建東街和安東街的便利店,調查了冷鏈奶制品的保存情況發現,安東街上的私人便利店冷藏保存酸奶,日期比較靠后但也符合保存條件。建東街安東街十字的品牌便利店也是冷藏保存。同在一條街上,有的商店就不再是低溫保存這些商品了,位于上個便利店對面的兩個小商店,銀橋小木屋、東方、 多鮮 、口口香得力康這些常見的酸奶品牌產品,均是常溫下隨意堆放擺在店外邊,風吹日曬,當記者問起老板說這些奶制品為什么不擺進冰箱冷藏時,老板滿不在乎的說天這么冷,不需要冷藏了,常溫擺放就可以,記者查了一下當天的氣溫,為16℃,遠遠高于這些產品的說明書保存溫度2-6℃。
路邊的商店不注重商品的保存條件,常溫儲存本應是冷藏的商品,然而即便是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牌便利店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記者近日就發現東二環米秦路上的華潤萬家便利超市常溫配送冷鏈產品。記者發現一輛普通面包車停靠在便利超市的旁邊,兩個配送貨物的人員打開無任何制冷設備的后備箱,依次搬入各種品牌的酸奶,酸奶也無貨箱裝載,隨意的碼放在面包車的后備箱。記者發現店中的冷藏設備運轉正常,即便如此,在配送途中常溫儲存,對于靠發酵技術而制成的奶制品,可能會進行二次發酵,和商品出廠時的狀態相比,會產生一定的質量上的變化,商家對冷鏈奶制品,只是擺到店中才冷藏,而在消費者平時很少看到的配送環節就隨意堆放常溫配送。
危害:本應冷藏的產品沒有冷藏 有何危害
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局食品藥品檢測所專業人士林芳,她告訴記者,酸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是乳酸桿菌,活性乳酸桿菌在0℃至7℃的環境中會停止生長,但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乳酸菌可能會快速繁殖、快速死亡,其營養價值也會大大降低。而乳制品脫離冷藏環境的后果不僅僅是營養價值降低,還有一定幾率造成乳制品在保質期內就變質,如果這盒酸奶中本身就含有病原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環境溫度的不定會引起有害細菌的生長,可能會引起腹瀉、等一系列危害人體的疾病。
記者在街上隨機采訪了幾個路人,問了他們關于酸奶產品比較關心哪方面的問題,路人大多是關心奶源、添加劑及生產日期是否新鮮,鮮有人提到運輸環節和儲存環節應為冷鏈運輸和儲存。“運輸、儲存、銷售”冷藏保存環節,這條“冷鏈”正在漸漸成為食品衛生安全的灰色地帶。消費者從貨架上拿到的酸奶,也許就是在常溫下運輸過的產品,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無從談起。
誰該反思 如何維權
記者查閱了我國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發現我國現行《食品安全法》第十九條明確規定了食品安全標準是強制執行的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酸牛乳GB2746-1999中也非常明確地指出了酸牛乳的運輸時應使用冷藏車,貯存產品的貯存溫度為2℃~6℃。記者在調查中從運輸到貯存環節都發現了如此多的“漏洞”,除了個別商家和企業對大眾食品安全的一貫漠視,相關管理部門是否也應承擔一部分疏于管理的責任。記者同時咨詢了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局新聞中心工作人員趙光,他告訴記者,一般消費者遇到乳制品變質的情況,維權途徑有三種,一是直接找廠家,二是可以尋求當地消費者協會的幫助,還有就是向當地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投訴,尋求解決辦法。由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是屬地管轄,各城區的消費者可以直接撥打各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投訴電話反映情況。
![]() |
各種需要冷藏的酸奶制品隨意堆放在一起。 |
![]() |
無任何制冷設備的普通面包車運輸酸奶制品。 |